http://blog.sina.com.cn/s/blog_c41201490101ius7.html
《順風相送》能證明琉球人更早發見並命名釣魚島嗎?——且看石井望與《八重山日報》的笑話 之一
(2014-05-14 09:50:19)

     石井望在《八重山日報》日報發表的諸多低水平研究,有的是古文不好,有的是邏輯不過關,幾乎中文好外行的就能應對,這里繼續駁斥。

    先轉引維基百科上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主權問題”詞條有關日方觀點,大多是引自石井望在《八重山日報》寫的軟文(可點擊註釋鏈接看原文,這一不一一引用):
     1534年,陳侃的冊封船,由入貢的琉球人作向導並操船,陳侃對此欣喜異常,是為“陳侃三喜”。該船最早記載到釣魚嶼,顯示琉球人很可能比中國人更早發見並命名釣魚嶼。 16世紀下半葉的《順風相送》云“收入長崎港,有佛郎蕃住此”,長崎開埠於1570年,可知該書成於1570年以後,並非成於1403年[127]。且《順風相送》中“釣魚嶼”記載在琉球人特有的針路上,可知釣魚嶼屬於琉球文化圏[128],顯示琉球人很可能比中國人更早發見並命名釣魚嶼[114]。《順風相送》原寫本(藏於牛津大學)將上半西洋部分與下半東洋部分分隔開來,西洋部分記載海水深淺凡一百數十處,東洋部分則只有三處,編輯方法迥異,且捲前附記只載及西洋航線,可知該書原始形態單獨以西洋部分成書於1403年,下半東洋部分則另成書於1570年以後,是後來附加的。下半部分末尾才載及釣魚嶼航線,應與1403年全不相干。

    《順風相送》本來是一本累積抄錄匯總的書,很多學者都在考訂其駁雜的內容反應的年代信息。退一步,本書成於1570年之後,不影響中方最早最系統連續完整的抱有釣魚島記錄的事實。
批:承認成書於西元1570年以後就好。「最早」已成泡影,「連續完整」亦早崩潰,詳鄙著『尖閣反駁マニュアル百題』。『順風相送』的駁雜内容,我也在很多論文中討論過,比較簡單的部分可參看:「馬投書外媒談釣魚台歷史,錯了!」載『民報』。 
http://senkaku.blog.jp/archives/41221883.html
還有日文短篇
http://senkaku.blog.jp/archives/4895632.html
及視頻約12分至16分。
http://broadcast.kohyu-nishimura.com/2013/04/post-41.html
 
    《順風相送》中“釣魚嶼”記載在琉球人特有的針路上,可知釣魚嶼屬於琉球文化圏,完全無法成立。因為記載在《順風相送》中的《福建往琉球》篇和《琉球回福建》篇,沒有證據表明這是“琉球人特有的針路”,因為這恰恰更可能是福建閩人特有的針路,釣魚島等島嶼的命名書面使用了漢語,如果是琉球人,更可能用琉球語命名;如無明顯證據,所謂熟悉漢語的琉球人用漢語命名這種小概率時間概率之小使得任何討論都毫無意義。因為命名只是一個標示,表明這里地理事物最早進入誰的文化圈中,被誰所利用。後續的文化現象支持必不可少。即使上面這種小概率事件出現,後續的證據鏈條也只能表明釣魚島仍然最早為中國漢語文化圈利用。且不論大量其它國外地圖表明,記載此島嶼命名發音都是中國閩語。
批:琉球三十六姓由福建入琉球籍,會用漢文。詳鄙著『尖閣反駁マニュアル百題』。日本人、朝鮮人、越南人都寫漢文,怎麼單單説琉球人概率低。琉球國王上疏明國皇帝,都寫唐文(宋元以後的公文體)。至於針路,我已在很多論文中討論過,其中簡論可參看:「馬投書外媒談釣魚台歷史,錯了!」載『民報』。
http://senkaku.blog.jp/archives/41221883.html

    下面羅列一些研究證據:
     1、琉球文化圈不包含釣魚島是文化事實,參見《琉球王國漢文文獻集成》編撰過程中的研究《琉球文獻證明釣魚島從未進入琉球版圖》: 
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2/09/27/018839492.shtml
批:該論文只説琉球國領土不包含釣魚嶼,未討論文化。明國清國的領土僅至大陸沿岸為止,東西兩國領土線外的釣魚嶼是無主地。這點已在多篇論文中列舉諸多史料證實,不必重複。
http://senkaku.blog.jp/archives/13347226.html
 
    2、道光二十年(1840)秋,琉球國中山王尚育遣耳目官向國鼎、正議大夫林常裕奉表赴中國進貢方物,在旅途中,隨同貢使到北京國子監“留學”的琉球陪臣子弟鄭學楷寫了一首《海上觀潮歌》,其中有句“長帆十幅出姑米,蒼茫萬里無津涯”,自註曰:“姑米,下國屬島,過此則無島嶼矣。”
批:該詩只不過説琉球國領土到姑米山為止而已。明國清國的領土僅至大陸沿岸為止,東西兩國領土線外的釣魚嶼是無主地。這點已在多篇論文中列舉諸多史料證實,不必重複。
http://senkaku.blog.jp/archives/13347226.html
 
     3、1845 年6 月,英國軍艦“薩瑪蘭”號( SAMARANG) 對台灣、釣魚島和琉球群島進行考察。該艦艦長愛德華·巴爾契( Sir Edward Baicher) 在航海日誌中寫道: 14 日,對八重山( Pa-tchung-san) 群島的與那國( Y-nah-hoo) 島的測量作業結束後,該艦從那裡返回石垣( Haddington) 島,是日黃昏,“尋找海圖上的Hoapin-San 群島( 即釣魚島) 以確定航向,但是我們( 雇請) 的八重山引航員卻不知道這個地名”。
批:純屬謠言。原文:「not known by this name by our Pa-tchung-san pilots.」 「Pa-tchung-san」為官話音八重山字。此句當譯為「八重山引航員不以這個地名知道(此島)。」暗示八重山人以另類地名認知釣魚嶼。原文還説:「the names assigned in this region have been too hastily admitted. 」譯意為「前人認可這個地區所分配的地名太倉卒。」暗示釣魚嶼有八重山人所熟知的另類地名,還對前人的倉卒做法有點不以為然。説詳『島嶼研究ジャーナル』四卷一期所載「尖閣最初の上陸記録は否定できるか――明治から文政に遡って反駁する」。 http://senkaku.blog.jp/archives/19685182.html

    4、井上先生關於琉球語很晚才出現釣魚島和赤嶼的對應稱呼的研究可以作證,這里不一一詳述。
批:琉球舊用漢文,詳上。

   5、琉球人關於釣魚島的認知源自福建人證據研究,以及中琉造船航海技術比較的說明這一問題的論文參看:
黃穎,謝必震:論古代琉球人對釣魚島認知的來源(《海交史研究》2013年第1期,第14—19頁)
http://www.iqh.net.cn/info.asp?column_id=8923
批:早就看過。該文回避「陳侃三喜」,斷章取義,毫無意義。尤其刪去最重要的一句:「至夷熟其道者,又須用夷人;夷王遣夷梢三十人來接,正為此也。」夷即琉球。討論琉球的文章卻刪去琉球,留下梅花、定海、鎮東、南安四個大陸沿海地名,留人笑柄。

    5.1、其中指出,琉球《指南廣義》記有 “傳授航海針法本末考”一文,專門論述了所記針路的來源,其載,
     “康熙癸亥年,封舟至中山。其主掌羅經舵工間之婆心人也,將航海針法一本,內畫牽星及水勢山形各圖,傳授本國舵工,並告之曰: 此本系前朝永樂元年差官鄭和、李愷、楊敏等,前往東西二洋等處開諭各國,續因納貢纍纍,恐往返海上針路不定,致有差錯,乃廣詢博採,凡關系過洋要訣一一開載,以作舟師準繩……”
批:鄭和由浙江往日本,未由福建往琉球。『指南廣義』崇尚鄭和,正説明這段話不過是清國人自我擡高,作者恭順其意而已,毫無現實意義。

       5.2、其中,對於福建和琉球雙方航海技術和實力對比,研究如下:
  福建依山傍海,閩越先民 “以舟為車,以楫為馬”,有航海的優勢。“海舟以福建為上”,宋代早有評說。明清時期,鄭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動也是在福建造船,集結船隊,招募航海人員和軍士,顯示了福建航海的活力。顧炎武曾評說: “海者,閩人之田也”,反映了福建人與海洋活動的密切關系。
批:該文只説「海」與「洋」,沒有具體討論海域。其實漳人熟悉的海域都屬於南海,對琉球海域則一無所知,詳高澄『操舟記』、陳侃『使琉球録』原文。不看原文,怎麼討論。


與之相反,就同時期琉球國的航海力量而言,絕無開闢中琉航路的可能。
批:臆測之言。不根據史料,沒必要討論。

有史料記載: 明初,琉球人第一次來中國朝貢是搭乘明朝使臣楊載的船隻來的,其後往返於中國多由明朝政府派送船隻。據統計,明朝洪永年間,中國賜琉球國海船達 30 艘之多。其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琉球國一直是在福建買船、造船、修船的。洪武二十五年 ( 1392) ,朱元璋還頒令賜給琉球閩人三十六姓,讓他們幫助琉球國來華朝貢。
批:又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當初三十六姓未入琉球籍以前,是否首次開闢釣魚嶼航線,缺乏史料記載。造船、賜船不等於開闢航線。陳侃的記載中明顯提到,琉球三十六姓擔任導航,使陳侃大喜三次,而造船、操船技術則琉球三十六姓不如福建人。和陳侃同時東渡的高澄也明確記載,漳州人只熟悉南海,沒去過琉球。

直到明嘉靖十三年( 1534) 中國使臣陳侃出使琉球時,親眼目睹了琉球國 “縛竹為筏,不駕舟楫”的航海狀況。鑒於琉球國如此落後的航海水平,因此我們可以斷言,琉球國人關於中琉航海的事,關於釣魚島的認知,只能來自福建人的航海實踐經驗,琉球人對釣魚島的認知就是在與福建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獲取的。
批:“縛竹為筏,不駕舟楫”是宋代著名記載,並非陳侃所目睹。目前研究也普遍認為“縛竹為筏,不駕舟楫”指的是臺灣,不是沖繩。

    6、關於新發現:福建《閩人三十六姓針本》為最早命名釣魚島為“釣魚台”。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2/11/05/17029376.html
批:《閩人三十六姓針本》是著名的『指南廣義』中的文字,哪裏是新發現,他們卻冒然使用「新發現」之虚名來造勢。『指南廣義』成書於十八世紀初,三十六姓早已入琉球籍,『明實録』有記載。
http://senkaku.blog.jp/archives/13347226.html

    7、《順風相送》到底原自琉球文獻還是參看的中國明代自己的文獻,陳佳榮教授有詳細考證,都將證否石井望的觀點,參看:《順風相送》作者以及完成年代新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322/22/4134627_273317682.shtml
批:陳佳榮教授沒有仔細探討該書釣魚嶼部分,釣魚嶼部分的琉球特色是我的創説,不知陳佳榮教授看過我的多篇論文沒有。其中簡論可參看:「馬投書外媒談釣魚台歷史,錯了!」載『民報』。 http://www.peoplenews.tw/news/48d08d18-1282-45e1-982e-6f1ccebcade8
 陳佳榮教授是專家,看了如何反駁,願聞其詳,我倒有興趣。(抱歉, 對於外行的反駁我沒有興趣。)

     即使《順風相送》東洋部分成書較晚,前後略有差異,也明確是不同時段中國人的工作,根本無法得出:琉球人很可能比中國人更早發見並命名釣魚嶼的荒誕結論。這一結論既與《順風相送》無任何關聯,更得不到琉球方面其它證據的支持。石井望的研究這種幾乎沒有任何依據的胡亂引申意義,彰顯其史德之差,空披一個準教授頭銜惹人恥笑。
批:不看論文,不看史料,只會罵人。


最後介紹近期寫的數篇:
「日本學者:釣魚台既非清國領土,亦非歷史上的附屬島嶼,馬政府的主張喪失歴史合法性」、 『關鍵評論網』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08712/
「馬文革式歪曲釣魚台歴史」、『新頭殼』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8-18/63602
「此釣魚台非彼釣魚台──駁《中時》馬總統投書」、『天下雜誌・獨立評論』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197
「洪秀柱女士引共黨見解、證釣魚台非清國屬島」、『民報』
http://www.peoplenews.tw/news/ae8ebf90-104c-46b7-875e-8012c7443ffd
https://tw.news.yahoo.com/-084124531.html
http://hpc23498.pixnet.net/blog/post/83097066
http://hcplace.blogspot.jp/2014/04/blog-post_27.html
http://blog.xuite.net/uq12doriss3/blog/330923604
「洪秀柱引對岸釣島見解為哪樁?」、『新頭殼』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8-03/63004

剛鐸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