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宏逸    出版日期:2019/01/07
《製作客家人:十九世紀傳教士的客家民族誌》書摘
 
導讀  漢學家歐德理與他的客家研究:傳教士民族誌學的視角
 
大航海時代以降,各種不同民族的接觸與認識增加後,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之間,西方學術界為了殖民、傳教、學術興趣,產生許多對異文化的描寫。在西方這股認識世界的風潮中,肩負傳播基督教使命而被派往世界各地的傳教士,因傳教任務所需,以及於駐在地長時間觀察學習之便,傳教士向西方世界所報導的異文化描寫,其實就是近代民族誌研究的濫觴。而產生於東西文化相遇、內外學人互相交流激盪後才確立的「客家」一詞,也是在此學術脈絡下的產物。因此,我們追溯客家研究的歷史時,不能停留在1933年羅香林發表《客家研究導論》這個初期里程碑,應該更往前追溯到十九世紀西方人士對「客家(Hakka)」的認識與研究,才能夠建立客家研究的學術系譜。施添福與飯島典子都注意到西方傳教士,特別是瑞士巴色差會對「Hakka、客家」此一重要族群標記形成之影響。
 
在這些人之中,出身日耳曼地區符騰堡王國(Königreich Württemberg,今日德國巴登─符騰堡邦之中部與東部),長期在客家地區傳教的新教傳教士歐德理(Ernst Johannes Eitel, 1838-1908)是相當重要的角色。他於1867至1869年間發表於《中日釋疑》(Notes and Queries on China and Japan)期刊中的〈客家漢人民族誌略〉("Ethnographical Sketches of the Hakka Chinese"),以及1873年發表於《中國評論》(The China Review)的〈客家歷史大綱〉("An Outline History of the Hakkas"),這兩篇論文可說是奠定後世客家研究方法與客家人認同基調的重要著作。歐德理長期於客家地區服務,對客家族群有深入的觀察,並超越在他之前西方人與東南亞客家人接觸時留下的遊記式紀錄。他也引入比較研究法,突顯客家人與附近其他族群的差異,對客家研究的影響深遠。

歐德理的客家研究必然受到他自己的知識背景及宗教立場所限制,所以我們在閱讀他的客家研究時,應該先了解這些背景脈絡,持批判性的角度閱讀之。特別是歐德理在1867年使用的「民族誌略」(ethnographical sketches)一詞,其出現的時間點一定會令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學學徒感到奇怪。由Franz Boas(1858-1942)建立的美國人類學(anthropology)的四領域傳統,人類學分為考古學、語言學、體質人類學、文化人類學,而民族誌(ethnography)是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之一,但是歐德理撰寫〈客家漢人民族誌略〉時,Boas不過十歲左右,之後被視為建立民族誌研究典範的Bronislaw Malinowski(1884-1942)甚至還沒出生。那歐德理所做的民族誌研究,又是什麼樣的研究?我們必須先處理這些背景知識問題,才能夠進一步理解〈客家漢人民族誌略〉的內容。而最好的方法,還是從歐德理的生平著手。
製作客家人簡宏逸訪談





製作客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