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剛「大海航行靠什麼?—關於指南針的反思」

作者:張國剛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南風窗 日期:2015-09-17
http://www.nfcmag.com/article/5887-s.html

(上略)……用指南針導航,追溯起來,最先並不在海路,而是在陸路。

《鬼谷子》(此書年代有異議)中的《謀篇》記載:「鄭人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這個意思是說,鄭國人從陸上絲綢之路去獲取寶玉,也需要「司南之車」—指南針,幫助辨別方向。戰國時代關於「司南」之類的記載,見諸篇什者甚多。宋代以沈括《夢溪筆談》為代表的文獻,前前後後提到此類記載的,就更為諸家所稱道。

沈括有一段關於指南針的細緻記載,大意是:內行的人,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針鋒常略微偏東,不全指南也。浮在水面多盪搖。指甲及碗邊也可放置磁針,運轉尤其快速,但堅滑易墜,不如用絲線懸掛最佳。其法:取單根新蠶絲,用些許蠟黏絲線於針腰,於無風處懸掛起來,則針常指南。亦有磁石磨後針指北者。我家指南、指北的磁針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猶柏樹樹枝之指西,莫可推究其原理。

從戰國到宋代期間有一千年,指南針是否曾用於航海?我們無從推知,我們知道的是,中國南海航線上,南朝以來,一直是忙碌的。比如,早在公元785年,距今整整1260年前,大唐皇帝特命全權大使楊良瑤(736-806),率領大唐代表團,出使大食國。這是一次比大明朝鄭和下西洋的首航(1405年),還要早620年的海上絲路之旅。

我們不知道楊良瑤的船隊究竟有多大,但是他的出行路線,卻因為同僚、時任鴻臚卿(負責唐朝外交接待任務)的賈耽(730-805)的記載,而得以比較準確地推知。

楊良瑤的船隊,從廣州出發,駛出珠海口,繞過海南島,沿著今越南東海岸南行,過軍突弄山(今越南南端的崑崙山島),南行經過海硤(今新加坡海峽),海硤北岸為邏越(即暹羅,今柬埔寨國),南岸為佛逝國(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巨港),路過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一帶)、師子國(今斯里蘭卡),最後到達大食國的弗剌利河(今幼發拉底河),換乘小船北行至末羅國(今伊拉克重鎮巴斯拉),再向西北陸行千里,便可達到茂門王(穆罕默德)所在的都城—縛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這是一次海上絲綢之路的完美記錄,是中國官方船隊第一次遠到西亞的阿拉伯世界。

楊良瑤的海上出使路線,獲得了同期稍後的波斯地理學家的印證。《道里邦國志》的作者伊本﹒胡爾達茲比赫(820-912)有從波斯灣到廣州口岸的反向道路的記載。他描述了當時中國的幾個港口:占婆(栓府)至中國的第一個港口安南(魯金,即今河內),陸路、海路皆為一百波斯「里」(長度等於陸地馬行1小時,水行順風船行1小時)。在安南,有中國石頭,中國絲綢,中國的優質絲綢,並且出產稻米。

廣州時稱漢府,從安南到漢府海路4日,陸路為20日。他說漢府是中國最大的港口,有各種水果、蔬菜、麥類、稻米、甘蔗。從漢府至漢久(當為福建某地)為8日程,物產與漢府同。從漢久至剛突(江都郡)為20日程,物產與漢府、漢久也相同。

由此來看,當時阿拉伯商船來往于波斯灣與中國之間非常普遍,他們對東南沿海主要港口,十分熟悉,廣州更成為當時海路貿易的中心。唐人李肇《唐國史補》卷下說:「南海舶,外國船也,每歲至安南、廣州。」日本僧人所撰《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鑒真第5次東渡失敗,流落到海南、廣州,說珠江口「有婆羅門、波斯、崑崙等舶,不知其數,並載香藥、珠寶,積載如山。」阿拉伯商人《中國印度見聞錄》(915年編定),稱唐末廣州的大食人、波斯人、猶太人和拜火教徒外僑,有十幾萬人,儘管這數字容有誇大,但卻反映了經由海路來華、聚集廣州之「胡商」盛況。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究竟是中國人首先使用指南針於航海,還是阿拉伯水手首先使用指南針於航海(海外學者還真有不同爭論),已經不太重要,因為針師、水手都是可以互相僱傭的。只是,從中國人首先發現磁針的指向性而言,中國人包括楊良瑤那次出使,在官方船隊使用先進的導航工具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今天要追問的是,為什麼中國人發明的這項技術,從此之後,就沒有什麼長進。

據考古顯示,宋代瓷俑手持的旱羅盤,就是用軸支承的結構;對這種結構原理的了解,甚至見之於漢代的考古資料。可是旱羅盤卻沒有在中國應用,而是從國外傳入的。明代隆慶年間蘇人李豫亨,著有醫書《推蓬寤語》,他觀察到:「近年吳越閩廣,屢遭倭變,倭船之尾,率用旱針盤以辨海道,獲之仿其制,吳下人人始多旱針盤。」清代乾嘉時閩人王大海,著《海島逸志》,詳細記錄所見爪哇及其周圍海島地區的交通物產、風土人情,以及荷蘭統治者和華僑狀況,也提到指南針:「和蘭行船,指南車不用針,以鐵一片,兩頭尖而中闊,形如梭。當心一小凹,下立一銳以承之,或如雨傘而旋轉。面書和蘭字,用十六方向。」

你發現沒有,中國人最早發現了磁石的特性,甚至最早發明了指南針,可是,最好、最便用的羅盤,卻要引進學習人家,從東邊的倭寇,到西邊的荷蘭。

為什麼會是如此呢?我想至少有兩點原因值得提出。


第一,國人不注意把經驗的觀察,升華成理論的討論。從12世紀使用指南針以後,磁針指向何處,成為歐洲人關心的問題。有人認為磁針指向北極星,磁力磁性源於北極星;也有人認為磁針指向地球北極或南北兩極的磁山,因為磁石及其磁力產自於磁礦山。中世紀法國學者皮格林(Peregrinus)曾參加十字軍遠征,他1269年寫的《論磁體的信》,提出第3種看法,認為磁石指向天球的南北兩極。他還探討了如何辨認磁石,如何確定磁極,如何區別磁極與子午線地極,磁石如何相互感應,如何使鐵磁化等問題,此外,皮格林還十分強調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天然磁石做實驗,驗證和修正理論觀點。從這些細緻的討論,可以看出他與沈括的差別。到了16世紀以後,歐洲關於磁性的討論已
經進入現代科學的視野。現代社會,技術的縱向進步(不是橫向模仿)一定是以科學的進步為基礎的。這方面恰恰是我們至今仍存在的短板。

第二,國人對於產品和工具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一切以節約成本為導向。由於人力成本的過度低廉,使得改進技藝的任何投入都不合算,提升產品技術含量缺少動力。一旦別人有新的更好的產品和工具出現,相形見絀,便紛紛模仿和引進。比如,前舉皮格林談到改進了的指南針,罩在玻璃圓盒內,磁針安在金屬樞軸上,轉動的磁針,配以帶有準線和 360 度的刻盤,小巧玲瓏,便於攜帶。經過不斷改進,廣泛被歐洲水手採用。於是,指南針雖是中國發明的,旱羅盤卻在西方開花,明清時期作為舶來品進入中國。
……(下略)

全文見「南風窗」
http://www.nfcmag.com/article/5887-s.html


1492葡萄牙羅針圖Aguiarウィキペディア
   ▲西元1492年、葡萄牙古羅針圖。維基百科。
.